一般的家長都存在著兩個錯誤的認知:“在青春期之前都不用過多的擔心孩子的身高”“身高主要靠遺傳,給孩子吃飽吃好保證營養就夠了”于是就導致孩子錯失了前期的長高機會,直接的結果就是中國超過一半的兒童居然連遺傳身高都沒有達到,有八成的孩子成年后身高達不到父母的預期!
孩子的身高為什么會離家長的期望這么遠?
我國有超過一半的孩子沒有達到遺傳身高,也可以認為成我國至少有一半的家長缺乏對孩子身高管理的認知。導致孩子只能夠依靠“好運”努力的長到理想身高,而那些“運氣不好”的孩子最終只能是抱憾終身。
家長也先別急著否認,古話說忠言逆耳利于行。家長先來看看下面的幾個問題:
1、 在上幼兒園的孩子,每年應該能夠長高幾厘米?
2、從孩子出生到現在給孩子繪制過生長曲線嗎?
3、知道孩子的成長速度嗎?孩子半年前是多高?
4、孩子想要達到遺傳身高,孩子現在應該是多高?
如果家長無法回答上來,那么很有可能會因為您的疏忽而導致孩子無法達到遺傳身高!
孩子的身高,70%左右是由基因決定的。遺傳是影響孩子身高的最大潛在因素,但還有后天的30%因素,千萬別小看這30%它意味著1.6米到1.8米的巨大差距!
舉個例子,我國的球星林書豪身高1.91米,他的父母身高都沒有達到1.7米,他的遺傳身高極限不超過1.85米。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也是非常多見的。
那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利用好這30%的后天因素呢?
充足的睡眠
在30%的后天因素中,睡眠排在第一位。因為生長激素最旺盛的分泌是從晚上10點到凌晨2點。所以父母可以讓他們的孩子在09:30左右睡覺,這樣他們的孩子在睡眠中分泌的生長激素要比他們醒著的時候多得多。生長激素分泌越多,對生長的幫助就越大。
均衡的飲食
促進長高,營養是基礎。要給孩子多吃些富含各類營養的食物,如豆類制品、蛋、魚蝦、奶類、瘦肉等動物性食物,富含維生素C和A以及鈣等無機鹽的蔬菜、水果等,尤其是鈣,給幼兒和學齡兒童添加適量的鈣質和魚肝油,這對長個子是很有益處的。
適量的運動
更多的戶外活動不僅可以增強身體素質,而且有助于長得更高!在嬰兒期,孩子可以做主觀體操或被動體操。在上學的時候,孩子們可以做一些上跳的運動,如各種球類等運動。在青少年時期,孩子們可以嘗試跳高和全身運動,如籃球、排球等。
此外,在孩子18歲之前,最好不要讓他舉重、杠鈴、鉛球、鐵餅等負重訓練。
最后,各位寶媽還要注意糾正一個錯誤認識:想要長高,就要猛補鈣。
缺鈣會造成生長發育遲緩,但一般正常喂養的孩子很少會缺鈣,更多要關注的是鈣的吸收。鈣的主要功能是增加骨質密度,強化骨骼,并不是促進骨骼變長,鈣補過頭反而可能會降低吸收率,甚至導致腎結石。
只要注意上面幾點,科學護理,讓孩子在遺傳基礎上再多長個5到10厘米也是很有希望的。
從現在起,注意孩子的飲食、睡眠和運動,孩子達到遺傳身高,絕不是夢。
文章來源于: 兒科醫生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