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問我,不是前段時間還打擊數字貨幣嗎,怎么這就要大力發展了?這意味著什么。我說,這意味著數字時代貨幣戰爭的號角已經吹響。美國自布林頓森林體系瓦解后建立的美元霸權主義將面臨來自神秘東方力量的強力挑戰。
鑒于我的很多朋友還沒搞清楚什么是區塊鏈,就更無法理解其中的聯系。那么請允許我,不講廢話套話,不忽悠無套路,先用三分鐘把區塊鏈究竟是什么這件事講清楚。
我保證,我說的,和你在網上搜到的那些廢話完全不一樣。
1 區塊鏈是什么?
回答這個問題的關鍵就是:先別管區塊鏈是什么。
很多人搞不懂區塊鏈是什么就是因為上來就死摳“區塊鏈是什么?”這個概念,然后被各種“區塊”、“挖礦”、“去中心化”、“雙花攻擊”、“拜占庭將軍問題”等等概念搞暈了。
就比如說我問你“手機是什么?”
你先別往下看,你先想一想。定義一下“手機”。
你給出來的答案一定不是“可以在較廣范圍內使用的便攜式電話終端”(取自百度百科)。這種定義我讀都讀不通暢。
你會說:手機是用來打電話的,發微信的,刷抖音的,看朋友圈的。
同理,我們先不要糾結區塊鏈的技術原理是什么,先問“區塊鏈是用來干嘛的呢?”
區塊鏈是用來共同記錄公共數據的,或者更狹義的說,用來記賬的。
你說記賬用電腦自己記就可以啊,為什么要區塊鏈記呢?
因為你自己記的賬別人不信。你誰啊?憑什么你記的別人就信?
比如,你在你的電腦里記了張三欠你1萬塊錢,張三說我電腦里還記了你欠我100萬呢。那怎么辦?
以前這么解決:找一個公證人,你倆的賬都記在公證人這里,出現糾紛以公證人的賬本為準。比如銀行就是干這個的。你倆的錢都存他那里,轉賬、借款都有記錄。
區塊鏈這么解決:你在自己的電腦里記賬的時候,張三也在自己電腦里記一下同樣的數據,記好之后,你倆互相檢查一下,都認可了,這賬就算正式記下了。中間不需要第三方或者所謂“權威機構”、“認證機構”的參與。
大家共同記賬的方式,也被稱為“分布式”或“去中心化”,因為人人都記賬,且賬本的準確性由程式算法決定,而非某個權威機構。
這就是區塊鏈,核心講完了,區塊鏈就這么簡單,一個共同記賬的賬本。
當然,區塊鏈在實際應用中,參與人數可多可少,也會應用在包括數字金融、物聯網、數字資產等等多個領域。比如應用在游戲領域就是大家一起記錄游戲道具的所有權、道具屬性等等。
比特幣,就是區塊鏈在數字金融和數字貨幣領域最大的應用。
你說:啊?就這么簡單嗎?是的,就這么簡單。
剩下的都是技術怎么實現的問題,你不需要了解。就像你只要知道4G比3G快就行了,不需要知道4G是什么原理一樣。只會把自己搞暈。
2 下面具體講講比特幣
現在要記賬的不僅僅有你和張三了,還有李四王五趙六吳七以及他們數以百萬計的子子孫孫們。幾百萬上千萬個人要一起記賬。
怎么記?和前面一樣,每轉一筆賬,所有人的電腦都記錄一遍,然后相互檢查,保證幾百萬臺電腦的賬都一模一樣,這賬就算正式記下了。
這就是比特幣,核心講完了,比特幣就這么簡單。幾百萬臺電腦一起記一本賬,本本都一樣,賬上記錄了每個人有多少錢(比特幣)。
剩下的都是技術怎么實現的問題。怎么實現的也不需要具體了解,你只要知道,比特幣網絡運行了10年,沒出什么大問題就好了。
3 金融即賬本
你會說,按你這么說,比特幣就記個賬而已,為什么這么值錢啊?
因為,金融世界本就只是一個巨大的賬本啊。
你仔細想想,你的存款、你的股票、你的基金,都只是別人賬本里的一串數字。
不同的是,這支記賬的筆,在誰的手里。
稍微扯遠一點,目前中美在區塊鏈金融發力狂飆、軍備競賽的真正原因,就是要拿下給全世界記賬的這支筆。這個我們后面詳細解釋。
你把錢存銀行,這支記賬的筆,就在銀行手里。
你可以深想一下,如果哪天,銀行的系統出問題了,你賬戶里的錢余額變成了0,你怎么證明你賬戶里曾經有過那三萬八千六?
或者如果哪天,被人誣陷,所有銀行賬戶被凍結,你該怎么辦?明明是屬于你的錢,如果不存進銀行就不可能被凍結。現在存進去了反而就不再屬于你的了。這種設定是不是很奇怪?
當然,這種事情,是不會發生在法制健全、科技發達的我國的。不過在銀行隨時可能倒閉,本地貨幣隨時可能一文不值的一些貧窮落后國家呢?
區塊鏈可以如何改變這種情況呢?
如果這筆賬是在運行正常的區塊鏈上記錄的,那么當銀行說自己的電腦壞了查不到你的存款記錄的時候,你可以告訴他,沒關系,我的電腦里有記錄,而且不僅僅我的電腦里有,另外的幾百萬臺電腦里也有和我電腦一模一樣的記錄。
同樣,在正常運行的區塊鏈上,銀行也無法凍結你的賬戶。因為你的資產不再是只存在它電腦里的一串字符,而是在千萬臺電腦里都廣泛被承認的。
同時,區塊鏈具有極其頑強的生命力。比特幣,之所以在被眾多國家嚴令禁止的情況下還能夠存活這么多年,并且價格越來越高,就是因為它太難被禁了。世界上數十萬臺記錄著同一本比特幣賬本的計算機,分布在數十個國家的學校機房、普通民宅、深山老林、曠野深處。不管如何打擊,只要世界上還有一臺機器還在跑著比特幣賬本,它就不會真正死去。
關于區塊鏈是什么這個問題,到此就回答完畢了。下面是我關于中美未來在區塊鏈金融領域發力的一些看法。這比區塊鏈本身,要精彩的太多!
4 下一代世界貨幣
我在這里講這么多區塊鏈的優點,并不是為了給比特幣唱贊歌。誠然,比特幣是一個非常成功的經濟學結合計算機技術的實驗,它的成功也讓這世界上最聰明的人看到了區塊鏈顛覆當前世界貨幣體系和經濟格局的可能性。比如說Facebook的扎克伯格。我們要理解昨天新聞的深刻用意,也需要將自己的眼光至少拔高到扎克伯格一樣的高度。
我們在提到區塊鏈的洗錢風險、難以監管、難以控制的時候,往往會不自覺地想到國家一定會對其進行打壓,因為它不利于國家的經濟秩序。
但是,如果我們不是總想著怎么去防守它對我們可能的傷害,而是把它打磨成一柄利刃,用于開疆拓土、遠播華夏文明呢?如果,我只是說如果,我們不把區塊鏈金融用在本國經濟體系中,而是用于整個世界經濟體系呢?
正如之前所述,區塊鏈金融和銀行相比,有三個非常突出的優勢:
- 一鍵開立賬戶,無需身份證明等任何手續
- 發行量公開透明可控制,無需擔心幣價大幅貶值
- 抗審查、抗凍結
這三個特點對本國經濟體系可能會帶來負面影響,但如果用于進入他國經濟體系,卻是三把極其鋒利的尖刀。
我們大膽的想象一下,無比方便好用的支付寶/微信移動支付加上殺不死的區塊鏈金融/比特幣,我們可以得到什么:
無需設立任何銀行網點,無需和任何國家達成協議,就可以讓全世界各個角落的人,僅通過一部手機,就使用人民幣或者由中國控制的數字貨幣進行結算。而且最狠的是:其他國家想禁止也禁止不了。
我們可以得到這么一種新型世界通用貨幣和新型APP產品:
- 手機一鍵免費開立賬戶
- 無國界轉賬
- 用戶體驗極佳
- 安全性極高
- 抗審查、抗凍結
- 抗通脹、匯率穩定
- 大國背書
遠的不說,這至少可以馬上大幅改善全球數十億尚無銀行賬戶的人們的生活方式。他們將可以一鍵獲得自己的全球通用免費賬戶,貨幣將無需擔心突然貶值或賬戶被凍結。
5 號角吹響
毋庸置疑,這個新型世界通用貨幣將是未來貨幣的新形態,也是這次數字世界貨幣戰爭的終極戰利品。誰將是新的世界金融規則制定者?
人民幣國際化已經進行了很多年,但其終究還是在原有世界格局下的存量競爭,需要一國一洲攻城拔寨。如果,我們能夠成為新型世界貨幣的規則制定者,從下至上顛覆整個世界貨幣格局,會不會更有趣?
就在兩天前,美國國會對Facebook的數字貨幣Libra計劃進行了長達六小時的問詢。期間,扎克伯格說:“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搞成,但支付寶和微信都在拼命搞區塊鏈,我們再不搞,中國就搞出來了。”
數字世界貨幣戰爭的號角已經吹響,各位勇士們,準備好了嗎?
看了大家的回復以及其他關于區塊鏈的答案,想討論一個問題:
區塊鏈真的去中心化嗎?有多去中心化呢?
我先給我的觀點,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是一個美好的設想,目前在實際應用中,遠遠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去中心化。
絕大多數情況,都是一個人,或者個位數的中心化組織或個人壟斷了51%以上的算力。
就拿大家熟悉的比特幣來說,幾乎所有的人都在說比特幣是去中心化的,有幾萬幾十萬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礦機,幾乎杜絕了串謀舞弊的可能性。
但真實情況果真如此嗎?下圖是我隨手在網上找的2018年比特幣礦池算力占比圖。
算力分布的概念和礦池的概念我就不展開講了。百度和知乎都有很好的答案。但通過這張圖你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即使是被吹上了天的去中心化數字貨幣比特幣,也并不是一個理想中人人平等,完全去中心化的狀態,而是由幾個資金實力極為雄厚的大礦池和大礦主壟斷了算力。
我無意去抨擊礦池和礦場的老板,因為這其實是事物發展所必然的結果。而且他們很多都是區塊鏈行業的先驅,為區塊鏈的發展實實在在的做了很多貢獻。但我只是想說明一個事實,即:區塊鏈不等于極度分散和完全去中心化。也沒有這個必要。
那么為什么無法完全去中心化會是比特幣的必然結果呢?
因為比特幣挖礦可以賺錢,而規模效益可以提高這個賺錢的效率。
最早的時候比特幣賣不了錢,所以算力很分散,大家都是玩玩的。但隨著比特幣越來越值錢,越來越多的人就開始算經濟賬了。
比特幣挖礦拼的是機器的算力,好的機器可以只用一百度電就可以挖100美元的比特幣,不好的機器要一千度電才能挖100美元。而好的機器,需要資本投入去研發、生產。
同理,挖礦所產生的電費,一般人是6毛錢一度,而有規模效應的大礦場,可以做到2毛到4毛。
在這種情況下,必然會造成強者恒強,弱者不斷被淘汰,算力越來越集中。
那么你也許會問,比特幣是這樣,那其他的區塊鏈項目呢?
文章來源于:每日財經速讀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很遺憾,都差不多。
而且每隔段時間就會有新的人跳出來說自己解決了這個問題,但一旦開始賺錢了,就還是逃不過規模效益這個簡單又強大的經濟學定律。